本期公基輕松學的主題是:文學常識中的《永樂大典》和《四庫全書》。
關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,每天5分鐘,輕松學公基。
一、《永樂大典》
1、編撰時間
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時期。
2、作者
解縉、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,三千文人在三年時間內完成。
3、內容
內容包括經,史,子,集,天文地理,陰陽醫(yī)術,占卜,釋藏道經,戲劇,工藝,農藝,收錄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種之多,上至先秦,下達明初,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,在當時被稱作“包括宇宙之廣大,統(tǒng)匯古今之異同”。
因規(guī)模宏大,只繕寫正本一份,正本毀于明萬歷二十五年(1597),副本于清咸豐時已漸散失,八國聯(lián)軍入京又遭焚毀、搶劫。
4、影響
《不列顛百科全書》在“百科全書”條目中稱是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類書,為“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”。
二、《四庫全書》
1、編修時間
乾隆三十八年(1773年)二月,《四庫全書》正式開始編修。
2、作者
以紀曉嵐、陸錫熊、孫士毅為總纂官,陸費墀為總校官,下設纂修官、分校官及監(jiān)造官等400余人。
3、內容
《四庫全書》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文化工程,對中國古典文化進行了一次最系統(tǒng)、最全面的總結,呈現出了中國古典文化的知識體系。
全稱《欽定四庫全書》,是中國歷史上一部規(guī)模最大的叢書,分經、史、子、集四部,故名“四庫”。
經部:分為“易、書、詩、禮、春秋、孝經、五經總義、四書、樂、小學”等10類。
史部:分為“正史、編年、紀事本末、別史、雜史、詔令奏議、傳記、史鈔、載記、時令、地理、職官、政書、目錄、史評”等15類。
子部:分為“儒家、兵家、法家、農家、醫(yī)家、天文算法、術數、藝術、譜錄、雜家、類書、小說家、釋家、道家”等14類。
集部:分為“楚辭、別集、總集、詩文評、詞曲”等5類。
2.(單選題)明成祖永樂年間,政府組織編撰了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部類書( )。
3.(多選題)關于《四庫全書》,下列說法正確的有( )。
4.(單選題)關于"四庫全書",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( )。
本期試題共5道,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
點擊下方[閱讀原文]開始做題
上一篇:201.文學常識中的明清小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