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申論輕松學的主題是:找回消失的課間10分鐘,需要家校“合力”
關(guān)注公眾號:事考必勝。每天五分鐘,輕松學申論。
【背景資料】
近日,“中小學生連上廁所的時間都快沒了”登上各大平臺熱搜。許多家長對此深有體會,稱早就想吐槽了。有網(wǎng)友調(diào)侃,“拖堂3分鐘,提前坐好2分鐘,課間哪有10分鐘?”
【標準表述】
課間10分鐘的消失,不能完全歸咎到老師身上。某種程度上講,種瓜得瓜,如今的課間十分鐘進入圈養(yǎng)模式,應該是家校“合謀”作用的結(jié)果。學校也好,家長也好,有很多共同的愿望,比如希望孩子出成績,不希望出一丁點安全事故。想出成績,那就延長學習時間;為了不出事,就讓孩子們課間盡量不出教室。只是這樣一來,一個個精靈古怪的孩子,難免要克制自己的天性,滋味自然是不好受的。
【對策表述】
該松松綁了。讓孩子們擁有每一個課間十分鐘,做做游戲,說說閑話,這沒有什么大不了的,也能及時釋放學習的壓力。
每一個孩子,都應該在與外界的交流或者說“碰撞”中成長。不說不笑不動不鬧的少年時代,未免也太枯燥乏味了。肢體的自由,才可能帶來心靈的自由。一味板著、圈著,又如何讓孩子打開身體和心靈,去感知美好的外部世界?
把課間10分鐘還給孩子,學校負有主體責任。教育部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《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(guī)定》明確規(guī)定,學校不得設(shè)置侵犯學生人身自由的管理措施,不得對學生在課間及其他非教學時間的正當交流、游戲、出教室活動等言行自由設(shè)置不必要的約束。
總之,該學的時候?qū)W,該玩的時候玩,張弛有道,才可能產(chǎn)生好的教育效果。對此,家長也不妨多一些理解,配合、支持學校,一起把孩子們的課間10分鐘找回來,不要孩子稍有磕磕碰碰就高度緊張,怪罪老師、學校。
【結(jié)語】
找回消失的課間10分鐘,需要家校“合力”。想讓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,就要明白活潑、趣味、奔跑和學習一樣重要,再說了,想讓他們獲得好成績,也不差這10分鐘。
素材來源:澎湃新聞 ∙ 澎湃評論 2023-11-01